北京市戒毒管理局积极参与戒毒工作社会综合治理

2018-01-05 ken

   当前,北京市禁毒戒毒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吸毒人员增长快速、构成日趋复杂、消费合成毒品比例增大、低龄化趋势明显。作为全市禁毒战线的重要力量,北京市戒毒管理局在依法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工作的同时,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参与禁毒戒毒综合治理工作,为促进全市进一步形成防毒、拒毒工作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了力量。

  一、打造“1+6+22”禁毒戒毒宣传教育平台。 “1”即1个基地。2017年5月,与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民盟北京市委依托团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联合建立戒毒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近千平米的戒毒展厅中通过图片展览、视频放映、仿真毒品展示、宣传图册查阅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毒品危害、毒品防范知识,介绍毒品成瘾机制和戒毒方式方法,展示戒毒工作成果。“6”即6个戒毒所。充分发挥下辖的天堂河强戒所、新河强戒所、天堂河女子强戒所、双河强戒所、利康强戒所、天康戒毒康复所6个戒毒场所专业优势,通过定期举办场所“开放日”、邀请合作共建单位举办戒毒文化主题活动、接待社会各界参观座谈等形式,为社会公众开展禁毒警示教育,让社会公众更直观感受戒毒工作,宣传戒毒法治文化,提高防毒和拒毒意识。“22”即22个戒毒康复工作站。近年来,天康戒毒康复所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建,并在地方设立22个戒毒康复工作站。康复工作站在做好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督导的同时,积极与街道、乡镇和派出所等部门协作,通过进街道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区等方式广泛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教育,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心理帮扶和教育疏导,以专业培训等方式向社会禁毒社工等提供技术支持。今年以来,戒毒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戒毒所累计接待50余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高校、中小学7300余人次,戒毒康复工作累计开展戒毒人员家访500余人次、电话访1400余人次,对近千名禁毒社工开展了培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受众达12000余人。

  二、成立禁毒戒毒社会宣讲团。充分发挥场所戒毒民警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优势,在全局范围内选拔9名业务骨干,成立局禁毒戒毒社会宣讲团,主动走入在校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社区群众中,结合工作经历和典型案例,精心备课、完善教案,深入浅出地开展毒品防范知识宣传、禁毒法律法规宣讲,提升社会公众的禁毒戒毒意识和防毒、拒毒能力和水平。宣讲团成立以来,先后对全市20余所中小学的5000余名师生和10余个企事业单位、社区的1600余名工作人员和群众开展了禁毒戒毒宣讲,使社会公众进一步认清了毒品危害,掌握了防毒拒毒知识,也促使受众逐渐成为家人、同学、同事的禁毒义务“宣传员”。同时,积极响应全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要求,以宣讲团成员为骨干参与由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经侦总队、禁毒总队、消防局、交管局、内保局等部门多警种专家组成的“校园安全宣讲队”,先后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工业大学等5所院校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活动,累计为2600余名师生开展宣传教育,为营造安全无毒校园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局14名戒毒民警被市禁毒办评为“北京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并被北京市呈报为全国“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候选人。

  三、积极参与全市禁毒工作专项督查活动。按照市禁毒办统一部署,于11月底至12月初选派4名戒毒骨干民警参加全市禁毒工作专项督查组,会同市禁毒办对全市16个区开展禁毒工作以及禁毒办实体化运行情况进行专题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一是以检查督导为切入点。全面了解全市各街道、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队伍现状、工作机制以及公安机关对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等情况,拓宽工作视角、充实业务知识,为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戒毒一体化工作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二是以宣传为发力点。向全市各辖区公安分局、主要街道和乡镇宣传我局在戒毒治疗技术、人才队伍、禁毒戒毒宣传、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软硬件资源优势,介绍戒毒人员无缝衔接工作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了我局戒毒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三是以合作为着眼点,通过督导检查和业务交流,与各相关街道、乡镇和公安机关进一步沟通了业务,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融洽了关系,为今后开展深入合作打下基础。